熊貓受害者分享

Vinson Chen
4 min readSep 19, 2022

--

總之這是一篇來討論我這個被收五元的平台費受害者的心得文。

想說都被收五元了,那乾脆來分析一下收五元平台費的效果好了。

首先來個錯誤粗估

一開始聽到收五元的平台費,就想到賺錢,因此就隨便粗估了一下台灣區可能可以多賺多少。

一餐五元 X 一週五餐 X 一個月四週 X 使用者人數10萬人 = 1000萬一個月

嗯….好吧,如果我是Food panda,我就收。

但接著跳出我的腦袋的是,那不是有一堆網友說要因此跳槽嗎?為什麼熊貓可以不怕,因此我就只好來拜拜谷歌大神,看看熊貓為什麼可以這麼大膽。

進一步探索

接著我非常簡單的就找到了這篇好心的食力所整理得報導,下面來列出其中的關鍵數字,以及回來修正我原本的猜測。

時間:2019 年 7 月 (註:疫情前的資料 + 後來有幾家退場了,因為這些是重要指標,需再多查更多資料)

人數:約有587萬人使用過外送平台

平台比例: 43% 為主要熊貓用戶 32% 為主要UberEat用戶 (問券設計成常用以及有用過,因此總合可以超過百)

成癮程度:骨灰級玩家 15% 1次/W,中度玩家 46% 2–3次/M,輕度玩家 39% < 1 次/M

好,我們可以先來修正一下上面的錯估公式

約 600 萬使用者 X 43% = 258萬熊貓用戶

  1. 15% → 38.7萬熊貓用戶 → 154.8萬餐/M → 774萬
  2. 46% → 118.7萬熊貓用戶 → 296.7萬餐/M → 1483.5萬
  3. 39% → 100.62萬熊貓用戶 → 50.31萬餐/M → 251.5萬(個人想直接忽略掉此項,原因是感覺 < 1 次可能比較接近零,計算上是當 0.5 來看)

總和為2509萬

看到這如果我是熊貓也一樣開平台費啦,如果不會有影響的話直接平台費開爆。

推力拉力分析

推力

  • 多五元的平台費 — 破壞力 ☆★★★★

拉力

  • Covid-19之後,熊貓的市場占比從 43% -> 53% ,可以說是市場主導者 — 破壞力 ☆☆☆★★
  • 跟主要競爭對手Uber Eat比起來還是有價格競爭優勢,方案較便宜,餐廳價格較便宜且優惠較多樣 — 破壞力 ☆☆★★★
  • 對於平均300的餐點費+運費來說,5元其實不多,頂多是2.5%的比例 — 破壞力 ☆☆☆★★
  • 疫情有養成大家訂外送的習慣,而且也有逼迫家長不外出覓食的習慣,說不定家長佔訂閱戶比例也較高(待查證),而且如果是多人點餐平台費比例就更低,個人有個理論,通常人是不會在意 1% 以下的數字,而爸媽加小孩三份餐也就差不多會將平台費壓到 1% 以下 — 破壞力 ☆☆☆★★

綜上我對於多五元的平台費其實覺得我虧得好??其實還是沒有超過市場的心理界線,因此結論是不太會影響 Food Panda 使用者人數。

後記

還有許多東西沒有在上面提到或是沒有查清楚,所以就寫在這邊吧~

  • 有稍微查過兩邊平台的外送費,目前查起來好像是 FP 小贏,而在平台抽成上感覺沒有差非常多,但 FP 看起來也是比較有彈性和多樣。
  • 雖然說 FP 看起來占了市場龍頭,但其實也沒坐得很穩,其實雙平台都用的人也是有 30%。
  • 收平台費也是國際慣例(?),其實很多其他國家也都有在收了,感覺起來是等市場站穩了就會實施的措施,也不一定是台灣區決定的策略,甚至是只收 5 元已經是有因應台灣特別偏低了。
  • 有想看母公司的財報,但真的是有心無力,慘~目前只看出亞洲區表現不錯,但是大部分是因為中國市場的關係,而他們下一步是商店系統的發展,還有一些營銷手段的發展等等。

ref.

--

--

Vinson Chen

不甘願只做個Android工程師,想得到眾多稱呼的男子,目前正在嘗試使用鍊金術將軟體、管理、Machine Learning、商業、哲學全部混為一談